天南地北邵阳人网欢迎您!今天是
   
    
  
新闻头条
长办信息
理事单位
幻灯新闻
导读
领导题词
鸣谢区
乡情文萃
老乡企业推荐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图片信息
老乡企业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天南地北邵阳人 >> 文章中心 >> 幻灯新闻 >> 正文
[图文]长沙邵阳老乡 夜祭蔡锷将军[图文]
作者:何俊定  编辑:admin  文章来源:邵阳人网syrw.cn   更新时间:2013-11-8 14:41:16  【字体:



     毛主席铜像前集合登山

 



 



    在蔡锷将军墓前鞠躬

 


     向蔡锷将军墓三鞠躬

 


     部分人在蔡锷将军墓前合影


     下山


 

邵阳人网syrw.cn讯:今天(11月8日)是我们敬爱的蔡锷将军逝世97周年祭日。2013年11月6日星期三晚8点,由天南地北邵阳人网同乡会群(128482675)发起、长沙邵阳商会俱乐部QQ群共同参与的长沙邵阳老乡祭吊蔡锷将军的活动,在岳麓山蔡锷墓碑前举行,邵阳人网主编何俊定等30多人出席。

  蔡锷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终止袁世凯复辟梦再造中华共和的英雄,是邵阳人引以为荣千百年的乡贤先人。他不仅是自幼聪明过人的神童文学家和功勋盖世的将军,更是对国家民族有强烈使命感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他和魏源是历史长河中对中华民族有过杰出贡献的我们邵阳的代表人物,是邵阳人对外交往中在人前介绍自己家乡的第一张名片。

祭吊蔡锷将军是我们老乡自发自愿的,因为他为我们家乡、我们大家带来了荣耀和骄傲。

一个家族、一个地方,就是要不停地宣传乡贤榜样、不断地为后辈输充正能量,引导、激励大家上进,倡导为民族、为国家、为人类建功立业的志向,从而达致人才辈出、家族兴旺、地方繁荣、国家富强的中国梦!

 



 

 

附:蔡锷将军的军事天才影响国共两党首脑人物

 

曾几何时有国人评论:《如果蔡锷不是英年早逝,中国的结果会怎么样》,“蔡锷一个护国运动就把袁大头灭了,如果他不早死,有机会做了总统,能不能借一战收复失地呢?”。

蔡锷对于时局的观察洞悉能力及其主宰控制能力,让他很有机会成为后来中国命运的决定者,所谓的中日战争或有其他之结局!至少,后来毛蒋争天下的一幕,同样会出现不少变数。

蔡锷本人的政治理念与军事教育实践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国历史上十大兵书之一、也就是被誉为“现代《孙子兵法》”——由蔡锷所编撰的《曾胡治兵语录》(曾胡指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与胡林翼)一书当中,这本书影响甚或改造了蒋中正、李宗仁、白崇禧、朱德(李白朱三人也是蔡锷当年的学生与属下)、毛泽东、刘伯承、叶剑英等一大批国共两党军政高层,同时也是黄埔军校和八路军最为重要的军事教材。

 

蒋中正在出任广州黄埔军校校长之后,就将《曾胡治兵语录》确定为全校师生的第一教科书,并在再版序言中写道:“余读曾、胡诸集既毕,正欲先摘其言行,可以为后世圭臬者成为一书以飨同志,而留纂太平天国战史于将来,不意松坡(蔡锷字松坡)先得吾心,纂集此治兵语录一书。”

 

曾经出任民国代理总统的李宗仁先生,在其口述回忆录中绘声绘色地讲到自己的校长蔡锷将军:

“我们的总办(广西陆军小学总办,相当于校长)蔡锷将军有时来校视察,我们对他更是敬若神明。蔡氏那时不过三十岁左右,可称文武双全,仪表堂堂。他骑马时,不一定自马的侧面攀鞍而上。他常喜欢用皮鞭向马身一扬,当马跑出十数步时,蔡氏始从马后飞步追上,两脚在地上一蹬,两手向前按着马臀,一纵而上。这匹昂首大马,看来已够威风,而蔡氏纵身而上的轻松矫捷,尤足惊人。我们当时仰看马上的蔡将军,真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感。所以我能够当陆小学生,已经十分满意。只希望将来毕业后,能当一名中上尉阶级的队附和队长,平生之愿已足。至于象蔡锷那样飞将军式的人物和地位,我是作梦也没有想过的。”

 

毛润之先生,早年曾经撰有一副著名自勉对联云:

“曾左,吾之先民;(分指曾国藩左宗棠)

蔡黄,邦之模范!(分指蔡锷黄兴)”

 

朱德元帅也曾多次发表过有关蔡锷的公开谈话:

“在中国,我一向钦佩的是蔡锷,他是现代军事科学最优秀的早期专家。”

“蔡锷是我的良师益友,有爱国民主思想,思想敏捷,知识丰富,见解精辟,坚韧和无私。在西南地区,还没有人赶得上他的才华。”

“蔡锷曾经是我的北极星,现在我却迷失了方向。”

“我一生有两个老师,他们都是湖南人。一个是蔡锷,一个是毛泽东。参加共产党以前,我的老师是蔡锷,他是我在黑暗时代的指路明灯;参加共产党以后,我的老师是毛泽东,他是我现在的指路明灯。”

由是可知,蔡锷将军,其于历史人物中之非凡与特出,不独在其反袁护国之事功勋业,更在其嘉言懿行、文章道德与精神人格之遗爱深远,惠泽绵长!

 

公元1916年11月8日,我们可敬爱的蔡锷将军病逝东瀛日本,临终遗言无一语及于家私。其对同胞同侪僚属之忠告,空前而绝后震古又烁今:“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
    
  附 蔡锷遗嘱四条全文为:
    
  1、愿我人民、政府协力一心,采有希望之积极政策;
    
  2、意见多由于争权利,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
    
  3、在川阵亡将士及出力人员,恳饬罗、戴两君<指在四川分别代理其督军与省长职务的罗佩金、戴戡二人>核实呈请恤奖,以昭激励;
    
  4、锷以短命,未克尽力民国,应以薄葬。)
    
  知易行难。古今中外满嘴仁义道德,私下却蝇营狗苟男盗女娼之政治人物不知凡几,惟蔡锷生前之一言一行与一举一动,皆能经受住历史之考验与时间之检视!
    
  蔡公之为英雄也,在其对事不对人,为国而不为家;
  蔡公之可贵,在其以天下为己任,而不以天下为己。
    
  蔡锷是再造共和第一人,也是近代中国国葬第一人。   蔡锷之丧,全国唁祭,其祭辞和挽联均有可传者,摘抄数则挽联于下:


  中山先生: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梁启超:知所恶有甚于死者;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康有为:微君之躬,今为洪宪之世矣;思子之故,怕闻鼙鼓之声来!
  唐继尧:所至以整军保民为要图,众论之归,大将慈祥曹武惠;平时惟读书致用相敦勖,公言不死,秀才忧乐范希文。
  丁怀瑾:成不居首功,败不作亡命,誓师二语,何等光明,故一旅突兴再造共和;下无逞意见,上无争利权,遗书数言,如斯深切,问举国朝野奚慰英灵?
  小凤仙的挽联则是在庄严肃穆的伟人事迹中的一段小插曲,小凤仙的挽联和祭文都是衡州狂士王血痕所代撰。小凤仙的两副挽联,当时传遍都下,第一联是: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第二联是: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美人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蒋方震在蔡死后,由日本拍电回国,电文说:
  “一年以来,公恶衣菲食以戕其身,早作夜息以伤其神。临终之际,犹以未能裹尸为恨。然蔡公身虽未死于疆场,实与阵亡者一例也。”
  蔡的好友丁怀瑾用行动来怀念蔡的遗志——功成不居,长揖归田。蔡东渡前,丁任四川富顺县长,闻蔡噩耗即辞去县篆,闭门著书,常以蔡的人格和抱负勉励其家人子女,他称道蔡是真正开天辟地的人物。古人说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可是蔡却打破了此例,他的成败生死,不论是友是敌,是新是旧,莫不对他由衷称道,理由很简单:蔡以天下为己任,却不以天下为己。 

 

 


附:蔡锷将军的文学天才令人仰止

蔡锷在军事上颇有建树,著有《军国民篇》、《曾胡治兵语录》等军事著作,有《蔡松坡先生遗著》、《蔡锷集》存世。在诗歌创作上也有独到之处,特别是他善写对,喜撰联,其联常为世人所称颂。现择其不同时期的联语如后,以飨读者。少年时期蔡锷自小资质聪慧,活泼好动、口齿伶俐。7岁入私塾读书,好学上进、记性强、悟性好,熟读了《四书》、《五经》及许多古典名著,打下了厚实的文学功底,以致他从小就能吟诗作对。

蔡锷小时与同伴放风筝,玩得正起劲时,线断了,风筝掉进太守家的花园里。一时,无人敢去取,唯蔡锷大胆前去,被门卫拦住而发生争执,吵闹声惊动了太守大人,太守见蔡锷谈吐不凡,顿生好感,于是以进园找风筝为题,出了个上联:“童子六七人,无如尔狡”;蔡锷想了想,对了个下联:“太守二千石,唯有公廉……”蔡锷故意不往下说,太守再三追问,蔡锷答曰:“你还我风筝,就是‘唯有公廉’,你若是不还,便是‘唯有公贪’了!”太守夸他机灵过人,自然将风筝还他。

蔡锷9岁时,曾随父到宝庆买书,街谈巷议新任知府府衙大门左侧张榜征联,他要父陪同前往看个究竟,只见那上联曰:“中秋月不明,挂一掌灯,替乾坤增色”;他低头悟思,便胸有成竹,然后随父返家。第二年正月旧历惊蛰节气那天,天气晴朗,蔡锷央求父亲带他到宝庆府来献对。来到知府衙门,骑在父肩上,手执鼓槌朝衙门外的惊堂鼓猛击三下,大嚷:“击鼓应对!”,衙役一边递过纸笔一边轻蔑地说:“毛头小子,也敢献对?”蔡锷接过纸笔,一挥而就:“惊蛰雷未动,擂三通鼓,代天地回春。”知府阅后直呼:“奇才、奇才!”

蔡锷13岁时,其父带他到宝庆府考秀才,山门到宝庆有200多里,没有车,只能走路,蔡锷走不动了,父亲就背着他走。有个乡绅见了,吟出一句:“儿将父作马”;蔡锷随口便答:“父愿子成龙”。

又到宝庆府,蔡锷心里很高兴,要父亲带他逛街,他们来到一家笔店,笔店老板得知他是赶考的,有意考他,便出了个上联:“小相公三元及第”;蔡锷笑答:“大老板四季发财”,店老板高兴地送了他3支狼毫。经过一家商店时,蔡锷见柜台上摆着一块画着福禄寿三星的镜屏,便伫立观看,老板得知蔡锷是来赶考后感到很惊讶,便有意要试他一下,并许诺答上对子,送他镜屏。老板的出句是:“福禄寿三星拱照”;蔡锷即刻对上:“公侯伯一品当朝。”老板听后大喜,连说:“对的好、对得好,小相公一定高中”,并把镜屏送他。临考前一天,试馆主人送给蔡锷一枝鲜花,祝他妙笔生花。蔡锷将花插在衣袖里,潇洒地走进考场。主考官见他衣袖里藏有鲜花,便有意出对难他一下,出曰:“小童子袖里插花暗藏春色”;蔡锷见案台上摆有一对红烛,便答道:“大老爷堂前摆烛明察秋毫”。考官见他人矮衣长,又出题:“小后生长袍拖地”;蔡锷随口应答:“大老爷洪福齐天”。考官又以他年少为题出联:“邵阳考生八十名,唯汝最小”;蔡锷不慌不忙,即吟下联:“孔门弟子三千众,属回(即颜回)领先”。考官又把难度加大,出了上联:“宝塔七层,四面八方”;蔡锷略加思考答曰:“玉掌五指,两短三长”。几场试毕,蔡锷以神童补县学生员(俗称秀才),湖南学政江标誉蔡锷为神童,一时轰动府县。

后来蔡锷从山门回到邵阳,投到邵阳民主进步人士樊锥门下,樊锥有意出一联试他:“千年柳树做衣架”;蔡锷应声答曰:“万里山河当澡盆”。樊锥惜其才,便将其收为弟子。蔡锷在接受樊锥文化教育的同时,接受其民主思想的熏陶。有一天,樊锥就什么最高、最深让蔡锷撰一副对联,蔡锷稍微考虑一下后答曰:“高,高于人心;深,深于书籍”。此联避开了“天高海深”的俗对,心存高远,得到樊锥的好评。中青年时期 1898年3月,蔡锷得到督学徐仁铸的推荐,入资产阶级改良派倡办的长沙时务学堂学习,所倡学说,倾向民主政治,他以出色的表现和才华得到梁启超、谭嗣同的器重。次年应已逃亡日本的老师梁启超之邀,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回国后,任军事学堂教官和新军中级教官。

1910年蔡锷时任广西讲武堂监督、广西混成协协统。期间他写过这样一副对联:“淡泊明志;夙夜在公。”上联浓缩诸葛武侯名言;下联直接采用《诗经》成句。工稳劲拔,可视为蔡锷一生的座右铭。 1911年春,蔡锷离开广西,前往云南训练新军。7月,蔡锷被任命为云南新军第19镇37协协统(旅长)。10月28日,在发动武装起义的最后一次会议上,蔡锷被推为临时革命军总司令。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蔡锷在云南昆明领导新军誓师起义。11月1日“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云南军政府成立,蔡锷被推选为都督。“重九”起义期间,蔡锷闻其部将赵丹犀战死,作一联痛悼:“悲夫!悲夫!帷幄失智囊,军旅折良将;壮哉!壮哉!碧血贯长空,丹心照汗青。”起义后为挽起义烈士作有一联:“天涯秋色又将来,对风雨满城,犹见提戈飞杀贼;地下国殇长不死,春磬香万古,何劳服药苦求仙”。

1913年袁世凯阴谋称帝,袁为防止蔡锷起兵反对,便于这年9月把蔡锷调入北京任职,并将其软禁起来。蔡锷逐渐看清袁世凯称帝野心,但为麻痹袁世凯,故意伪装意志消沉,这样便与京城名妓小凤仙邂逅相遇。小凤仙深明大义,二人志同道合,结为知音。蔡锷在此期间送给小凤仙两副对联,其中一副为:“此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联中嵌有“凤仙”二字,比喻贴切,充分表达了蔡锷对这位虽飘落风尘,却又心志高远的知音的赞誉之情。另一副是:“不信美人终薄命,古来侠女出风尘。”将其称为侠女,可见蔡锷对小凤仙是高看一眼的。

1915年11月中旬,蔡锷在小凤仙的掩护下混出北京城,绕道天津与梁启超话别:“事之不济,吾侪死之,决不亡命;若其济也,吾侪引退,决不在朝。”表明不成功便成仁的大无畏精神和大公无私的品格。12月19日辗转回到云南昆明。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不顾人民的反对公然复辟帝制,当了“中华帝国”皇帝。蔡锷回到云南后,即召开了军事会议,商议讨袁事宜。25日,蔡锷、唐继尧等宣布云南独立。并于次年1月组织护国军,在全国首举讨袁护国义旗。他在给友人时杰的一副对联中表明了这种心迹:“誓师伏波庙;倚马剑门山。”上联言实,表达讨袁决心;下联寄怀,表达夺取关隘的壮志。 1916年初,蔡锷在川南前线指挥作战,在途经川南叙永县雪山关时,他与在其部任旅长的朱德被其景色所感染,便即兴合作一联: “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渡; 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 此联多处化用唐宋诗于无形,借景抒情,豪迈苍劲,厚实雄浑,音韵铿锵。该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雄关的英姿,热情讴歌了战无不胜的护国军将士,表现出宽广的胸怀、非凡的胆识。又如他的那首《登岳麓山》诗(1915): “苍苍云树直参天,万水千山拜眼前。 环顾中原谁是主?从容骑马上峰巅。” 亦反映了蔡锷将军的凌云壮志。蔡锷讨袁护国的义举引发了全国的倒袁风潮,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之中,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制。6月6日忧忿而死。蔡锷作一讽刺联: “辛亥革命,你在北,我在南,野心勃勃,难容正人,惧我怕我,竟欲杀我;海内兴师,上为国,下为民,雄师炎炎,义无反顾,骂你笑你,今天吊你。” 可谓是文笔犀利,酣畅淋漓。 1916年4月蔡锷因患喉疾失声,病中为“海珠惨案”三烈士作一挽联:“才若晨星,国如累棋,希合而支持,乃聚而歼绝;君等饮弹,我亦吞炭,与生也废弃,宁死也芬芳。” 吴恭亨说:“吞炭自喻病喉失音。然三十六字,绝为沉痛,亦绝为呜咽。人亡之感,千百世下,读者尤生累欷。” 1916年8月,蔡锷因喉癌辞四川督军,赴日本就医,途经上海与同乡、盟友和战友黄兴晤面,然而这次竟是他们的永诀。蔡、黄于1903年开始交往,1913年“二次革命”前夕黄兴为争取云南支持曾致电蔡锷,蔡锷在当时感而作联:“寄字远从千里外;论交深在十年前。”1916年 10月31日黄兴病逝,蔡锷闻耗含悲作挽黄兴联:“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曾送我海上,忽哭君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上联赞扬黄兴首创民国的功勋。又提及武侯名言,可见这位先贤对蔡锷志业人格影响之深远,亦可视为蔡锷的夫子自道。下联感念友谊,自伤身世,令人黯然神伤。黄兴之死,惊起痛悼,洒泪瀛洲,哀痛难消。不久又作了第二副挽联:“方期公挽我,不期我挽公,国事回思唯一哭;未以病为忧,竟以忧成病,大勇哪知师险夷。”国家失栋梁之材,自己失同道之友,神州沉陆,满目疮痍,方欲共挽狂澜,谁知一朝英年早逝,能不痛心?于是乃扶病起,西望故国者久之,口占挽联,情真意切,见于字里行间,此为蔡锷绝笔。11月8日病情加剧,在日本九州福冈医院谢世。死时犹念念不忘祖国之统一强盛。次年4月,蔡锷、黄兴分别葬于长沙岳麓山麓,两位战友终古相依。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温馨提示:匿名发表不需要注册.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A天南地北邵阳人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帮建网站  |  友情链接  |  网站盟联 | 免责声明

       电话:0731-4129945    QQ:768754732    邮箱:768754732@qq.com  湘ICP备15003355号-2    技术支持:长沙鼎誉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