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邵阳人网欢迎您!今天是
   
    
  
民风民俗
戏曲杂艺
文物古迹
方言土话
邵阳文学
邵阳姓氏寻根
宝庆文化研究
文化资讯
中华传统文化
专栏作者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图片信息
老乡企业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天南地北邵阳人 >> 宝庆文化 >> 宝庆文化研究 >> 正文
梅山文化的前生今世
作者:晓月  编辑:admin  文章来源:隆回县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0-5-22 11:40:42  【字体:

梅山文化的现实价值


  1988年5月,在“中国长江文化研究会”上,梅山文化的学术地位被正式确认。之后短短十几年间,梅山文化的研究由区域性范围扩大到全国性乃至世界性范围,这为梅山文化的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学术基础,同时也为与梅山文化有关的县市提供了很好的文化资源及相关的旅游资源。

在梅山本土,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继做出了积极回应:邵阳市的新邵、隆回和益阳市的安化县举办了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冷水江市专门组建了“梅山蚩尤文化研究中心”,有40多名志愿者展开抢救性的田野调查;新化县则由县政协牵头扩充了原“梅山文化研究会”机构,举全县之力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其实,梅山文化覆盖的地区大多数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且相对于湘东、湘南、湘西、湘北已有的旅游品牌、文化品牌而言,湘中地区还是一块急待开发旅游品牌的土地,而梅山文化的研究和开发被寄望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并发挥巨大的作用。

  如今,梅山文化中的神话传说故事,为当地小说创作、戏剧创作持续不断地提供了源泉;众多的歌谣丰富了音乐艺术;花瑶服饰绣绘、滩头年画等为美术创作提供素材;“布袋戏”、“傩戏”则为戏剧脚本、综合表演提供艺术营养。不仅如此,“旧不与中国通”的梅山文化区多为奇山、异洞、古木、怪石以及原始古朴的自然村落,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而原始风貌极浓的民俗风情又为这些旅游资源赋予了神奇瑰丽的人文背景。两者结合,极富旅游价值。2005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已对其中的“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确认为“自然与文化遗产”并命名为“国家风景名胜区”。若进一步加以适当开发,如修建“梅山文化民俗村”、梅山蚩尤文化园,将奇特的民俗风情合理取舍,浓缩其中,将对游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此外,梅山文化中的民间中草药单方,亟待医药界进行研究,为现代医学发展服务;简捷而古朴的民间武术,古老而简朴的民间冶铸、制陶、织染术等民间工艺,也都具有不小的开发空间。

 

“梅山”在哪里

  梅山,是一个历史的地域名称,而不是某一座山峰的名字。

  据《宋史·梅山峒蛮传》记载:上下梅山峒蛮,“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潭,即潭州,今长沙;邵,即邵州,今邵阳;辰,即辰州,今沅陵;鼎,即鼎州,今常德。按照这个范围,古梅山的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

  梅山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在学界,比较认同的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春秋战国时期,湘中地区是楚王部众聚居地,楚都先在枝江(今湖北秭归),后迁郢都(今湖北江陵)。楚王姓芈(音mi——编者注),因此,楚人居住地称芈地。在这一带,芈梅谐音,由此,芈山即梅山。第二种说法是,秦末长沙王吴芮部将梅鋗助汉高祖刘邦灭秦有功,因此被封侯,所封之地为湘中地区今安化、新化一带,其所居地因梅鋗而得名梅山。这恰好与当地芈音吻合,后遂称这片地域为梅山。

 

梅山文化特色鲜明

  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设置新化、安化两县之后,历代统治者均有意往这里移民,梅山地区逐渐成为汉、苗、瑶、土家等多民族杂居之地。由于生存空间的相对封闭和族群的相对独立,900多年来,土著文化与历代移民带进来的外地文化不断整和、交融、同化,形成了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梅山文化以远古渔猎文化为基石,在古老巫术外衣的包裹下,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间文化与民俗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烙印。

  梅山文化最初表现为一种原始部落巫觋文化,是古梅山人解释、征服大自然及社会生活的生动记录。在他们眼里,水势湍急的资江,云烟环绕的山林,都是神灵出没的所在,祖辈流传的远古神话和奇异传说,似乎都有着现实的真实性和迷人的神秘色彩。

  据载,历史上新化奉家、横阳、天龙山、圳上一带村落中有虾蚣庙、白马庙、南山庙、枫林庙、石神庙、孟公庙、奉公庙、梅公殿等30多所,人们重祭祀,小至上山打猎、下水捞鱼,大至造屋架桥、婚丧喜庆都要举行祭祀仪式,而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特别是歌谣和舞蹈。现今还在湘中一些地方流传,融演唱、舞蹈、武术于一体的“搬开山”傩仪便是在祭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梅山人在婚嫁、丧葬、治病、祛邪、消灾、节庆等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习俗,如治病方面的“驱邪赶鬼”、“收魂收吓”,“止血水”、“蛇法水”,“卡水”、“铁牛水”、“强盗水”等灵符法水,既神秘又灵验,千奇百怪,是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中不曾有的。

  梅山文化虽发源、形成于古梅山地区,但作为一个文化体系,它的流传地却远远不止古梅山的范围。有专家说,在湖南,它的覆盖面积达四分之三的地域,同时还涉及到中国南方的许多省份和诸多民族。目前在北美、西欧、南澳大利亚、中南半岛等地,也相继发现了梅山文化的踪迹。

 

梅山文化遗存正在流失

  梅山文化以它独特的内涵和外延,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揭开梅山文化的神秘面纱,已有法国、美国、南斯拉夫、南韩、德国、日本的专家,前往梅山地区调查收集资料,他们以低廉的价格买走了大量关于梅山文化的物质遗存,如一些原始的傩面,家主、地主菩萨,傩戏经籍手抄科本等等。这些遗存载体的流失,以致现在本地人在研究梅山文化时缺乏物质基础,研究之路异常艰辛,甚至到了要做研究还要向外国借资料的境地。

  不仅如此,随着社会发展加速,民众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迅速变化,再加上时间的不可逆转以及民间老艺人的相继去世,许多梅山文化的宝贵信息源正在迅速流失或消亡。那些记录着宝贵文化信息的古老建筑正一处接一处地被拆毁或坍塌;老一辈视如珍宝般传下来的器具、经籍、谱牒正一批接一批地毁坏或流失,而古老的民间绝艺、风俗习惯、渊源典故和方言谣谚,则因为年轻人的无暇顾及或不屑一顾,正随着老人的辞世一项接一项地断传或消散。

 

梅山文化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然而,这样一块原始文明的活化石,对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等领域的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原始资料意义的地域文化,却没有被现代人捕获足够的文化信息,其文化事象和文化载体淹没于历史尘埃中。

  在目前迟疑的探索中,国外学者纷至沓来,不仅研究早,而且了解和掌握的关于梅山文化的成果比国内多,甚至大量足以证明这种文化价值与意义的历史遗存,随着他们流落他乡,从此与主人天各一方。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温馨提示:匿名发表不需要注册.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A天南地北邵阳人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帮建网站  |  友情链接  |  网站盟联 | 免责声明

       电话:0731-4129945    QQ:768754732    邮箱:768754732@qq.com  湘ICP备15003355号-2    技术支持:长沙鼎誉网络